手机版 暖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原非洲面积第一大国的苏丹,为何会南北分裂?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0 12:16:40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解放运动浪潮,苏丹也取得独立,其国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成为非洲大陆国土最大的国家。

由于历史、种族、宗教及国家认同等问题,苏丹南北的关系一直是长期对立的状态。所以独立没多久,苏丹就陷入了政局动荡,矛盾纷争,爆发了两次南北内战。

内战带来的结果是南部自立门户,宣布成立南苏丹共和国。而苏丹从此被分割出近1/4的国土,不仅从非洲第一大国退至第三,还彻底改变了北非政治版图,对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究竟,苏丹南北部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纷争,为爆发内战埋下了种子,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的呢?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十字路口,北接埃及,东到红海,历史上曾是非洲与地中海世界,及亚洲联系的走廊,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各大帝国在入侵非洲时,苏丹都是必须要控制的重要区域。历史上几大帝国的入侵,一步一步的改变了苏丹南北的人种结构、宗教、文化,不断加深南北双方的矛盾。

一、首先是阿拉伯帝国对苏丹全面伊斯兰化,苏丹南北因宗教不同导致的差异初步显现

苏丹地处战略要冲,各地文化风俗随人员流动传播到此,也因此具有传统、风俗、宗教等多元文化混合的特征。生活在当地的古代居民努比亚人,也是由非洲土著黑人和亚非混血结合而来的。

在阿拉伯帝国入侵埃及之后这里的种族构成就发生了变化。

阿拉伯帝国占领埃及后,两次南下进攻苏丹的努比亚基督教王国。但努比亚人顽强抵抗,阿拉伯帝国的军事行动不顺利,公元651年双方签订了《巴克特条约》。条约中规定:阿拉伯不再入侵努比亚,但也要求努比亚每年向埃及输送一定数量的奴隶,并保持正常的自由贸易往来。该条约的签订,给两个民族之间带来了和平。但对于努比亚人来说却有一大漏洞:因为允许自由贸易往来,阿拉伯商人是经商高手,这就等于打开了苏丹的大门。

随着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商人开始移民定居苏丹。他们财力雄厚,不仅在当地建立清真寺传播伊斯兰教,还和努比亚人结合成了新苏丹人(阿拉伯人是白种人),最终苏丹的北部民族从人种到宗教信仰完全伊斯兰化。

阿拉伯人适应不了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移民区域都在苏丹北部的热带沙漠地区,而且南方部落也一直对其敌意很深,所以没有阿拉伯化他们。久而久之,两地就形成界限分明的宗教及种族文化,这也是南北差异最初形成的原因。

二、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建立的埃及阿里王朝入侵苏丹,使南北双方仇恨加深

在13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被蒙古帝国所灭,埃及独立,建立了马穆鲁克王朝,历时200多年。

奥斯曼帝国崛起之后,打败了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而埃及便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行省。

法国1798年远征埃及,拿破仑在金字塔战役当中打败了马穆鲁克军阀集团,其势力被大大削弱。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原先是奥匈帝国的雇佣军,因抗战法国有功被升为将领。后来法国撤出之后马穆鲁克势力又卷土归来,但开罗人民不满其暴政爆发了起义,阿里则趁势加入起义,并成功推翻了马穆鲁克的统治,于是他被埃及人民拥戴为总督。

奥匈帝国鞭长莫及,被迫承认其总督地位,任由他建立埃及行省的割据王朝“阿里王朝”。所以当时的埃及名义上虽属于奥斯曼帝国,但已经是事实独立了。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

阿里上位后开始血腥镇压马穆鲁克军阀,大部分被其消灭,仍有一部分残余势力跑到了苏丹,并在苏丹北的尼罗河沿岸城市建立起据点。而此时的埃及一直在做近代化改革,阿里正发愁境内缺乏可以维持工业发展的矿产资源,这正好让阿里入侵苏丹师出有名。他一直认为:苏丹有着非常惊人的黄金储量及矿产资源,正是埃及工业化所需要的。

1820年,阿里以奥斯曼帝国的名义入侵苏丹,在完全征服苏丹北部及中部地区之后,组建了统治苏丹的政权。阿里为了解决掉南部问题,让当时的苏丹总督在南部征召奴隶入伍。这样既可以渗透当地势力,还能把当地变为兵源地,壮大埃及的军队。

为了保证充足的奴隶供应,他们在南方展开了猎奴行动,正是这一政策导致苏丹南北的关系发生了质变。

在阿里的要求下,苏丹当局开启了南下探险活动,并在探险的过程当中有了意外之喜。他们在多次深入白尼罗河上游地区之后,发现了数量惊人的大象,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象牙贸易获取财富。

此次的南下探险另一大收获是变相的开辟了白尼罗河航道,再加上同队的探险家为此发表过文章,所以苏丹南部吸引了了大量的外族人口涌入,尤其是苏丹北部的阿拉伯商人。这使得南部在象牙贸易的推动下,彻底沦为一个巨大的黑奴及原料商品市场。

罪恶的贩奴运动

苏丹北部阿拉伯人开始了大规模的奴隶贸易。他们不但亲自参与抓捕黑奴,还利用南方部落之间的历史恩怨挑拨离间,让他们互相抓捕,然后自己收购。所以当时有很多苏丹北部的阿拉伯人发了大财,但南部的土著黑人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一些地方的黑人已经开始出现绝迹迹象。

正是这段疯狂的奴隶贸易和部落相互仇杀的历史,造就了苏丹南方对苏丹北方的历史积怨极深,埋下了南北方敌对关系的种子。

三、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进一步加深并巩固了南北矛盾

1882年9月,埃及被英国攻陷占领,进入了埃及英治时期。英国紧接着就占领了苏丹。

英国在苏丹建立英埃政府之后,就用上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分而治之的管理方式。先是把南北之间的联系隔绝起来,严控进入南苏丹的人口。并且在语言方面要求南方人讲英语,在宗教方面则允许南方宗教多样性。至于北苏丹,除了强调穆斯林为正统宗教外,英国人还将教育、经济的发展重心都集中在了北方的喀土穆地区(苏丹共和国首都),并且开放南方资源,让商人从合法贸易中获利。长期发展下来,南北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现象。

英国对苏丹分而治之的管理方法,不仅只是加大了苏丹南北方之间的隔阂和差异,还影响了苏丹独立之后对共同国家的认同意识。这正如英国让印度独立,但是也让巴基斯坦独立,还故意制造了克什米尔争议地区一样。

苏丹南北双方矛盾形成的历史原因到这里就说完了。

苏丹虽然经历了近千年的,1000多年的被殖民剥削压迫的。历史民族矛盾,南北双方的矛盾虽然越来越深,但是国家仍然没有走向分裂。但是最终走向分裂的直接导火索。就是因为在苏丹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引得了。美苏两大国的。强烈关注。而在北约集团中,英法两国在非洲都拥有庞大的殖民地。在非洲各国中。他们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因此在美国取得二战后的霸权。美国在非洲。就一直非常活跃。

接下来就是浓墨重彩的美利坚帝国为了控制苏丹的石油利益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导致苏丹战乱不断,促成了苏丹的分裂,至今战乱频仍。

二战结束后,苏丹建立自治政府之后,不仅提出采用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还将南方政府的主要职位全都换成北方人,而任职的黑人只有区区几名,所以南方民族主义者在1955年8月18日发动兵变,这也是苏丹第一次南北内战的导火索。尽管苏丹自治政府在镇压军变之后,向南方人承诺独立后会实行联邦政府制。但等到苏丹正式独立之后,他们却食言了,苏丹爆发了第一次南北内战。

第一次内战带来的结果是尼迈里(苏丹第一任总统)政府为结束内战,同意南苏丹自治,在1972年与其签署了和平协议《亚的斯亚贝巴协定》。结果没消停几年,他们又宣布实施南油北运政策,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伊斯兰教律法。

尼迈里的做法彻底将南方人激怒,他们组建了苏丹人民解放军去对抗中央政府,所以苏丹又在1983年爆发了第二次内战。

所以苏丹南北方最后在美国的干预下,于2005年达成了《全面和平协议》,结束了这场长达22年的第二次内战,并在6年过渡期之后完成了南方公投,南苏丹走向独立建立南苏丹共和国,而南北苏丹也正式走向分离的关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