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暖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哪些群体属于残疾人? 标准由谁规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4 09:01:28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这个定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来确定的。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残疾人包括以下八种类型:

  • 视力残疾:指眼睛的视觉功能受损,不能正常看清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 听力残疾:指耳朵的听觉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听到声音的强度、方向、内容等。
  • 言语残疾:指嘴巴的语言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发出或者理解语言的声音。
  • 肢体残疾:指四肢或者躯干的运动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行走、站立、坐卧、抓握等。
  • 智力残疾:指大脑的认知功能受损,不能正常理解、记忆、思考、判断等。
  • 精神残疾:指心理的情绪功能受损,不能正常感受、表达、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 多重残疾:指同时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残疾类型的人。
  • 其他残疾:指除了上述七种类型之外,还有其他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残疾的人。

1. 残疾人有多少级别?

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根据其功能障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具体每种类型和每个级别的标准,可以参考《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

2. 残疾人怎么证明自己是残疾人?

如果一个人想要证明自己是残疾人,需要申请办理残疾证。残疾证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发的证明一个人是否属于某种类型和某个级别残疾的有效证件。持有残疾证的人,可以享受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

办理残疾证的流程如下:

  • 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申请表》,并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近期免冠照片等材料。
  • 到当地残联或者指定的医院进行残疾鉴定,由专业的医生和评定员对申请人的残疾类型和级别进行检查和评定。
  • 领取残疾证,或者通过邮寄方式收到残疾证。

3. 残疾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残疾人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残疾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包括:

  • 平等权:残疾人不因为自己的残疾而受到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也不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放弃自己的尊严、自主和自尊。
  • 教育权:残疾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当为残疾人提供适合其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 就业权:残疾人有参加社会劳动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当为残疾人创造就业环境和保障其劳动收入。
  • 社会保障权:残疾人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当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等。
  • 参与权:残疾人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当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交通、通讯、信息、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
  • 监督权:残疾人有监督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当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投诉、举报、诉讼等渠道和途径。
  • 纳税义务:残疾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各种税费,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
  • 遵纪守法义务:残疾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不得损害他人或者公共利益。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